刚从学校毕业的小郭,进入了一家“慈善公司”工作,人生第一份工作还没上手,他和50多位同事便遭遇了欠薪。
几名员工站在公司门口非常无奈。深圳晚报记者冯明摄
懵懂上班三个月公司竟然不存在
“五洲国际慈善管理会有限公司”非法招工并拖欠工资
刚从学校毕业的小郭,进入了一家“慈善公司”工作,人生第一份工作还没上手,他和50多位同事便遭遇了欠薪。昨日,他们得到更为震惊的消息,该慈善公司根本不存在。当地有关部门表示,将尽快找出公司雇主还清报酬。
入职不久就被欠薪,还不签劳动合同
小郭是深圳职业技术学院的应届毕业生,他和其他几名应届毕业生通过赶集网投简历和同学介绍等方式,于4月7日进入南山区沙河工业区一家名为五洲国际慈善管理会有限公司的“慈善机构”上班,担任社工。
入职时,负责人告诉小郭,该机构的社工主要任务是到社区福利院等机构进行服务。但从入职至今,他们从未接到到福利院服务的任务,小郭和其他同事能做的,就是每天在办公室里看书,备考社工证。而且,这家公司也一直没有和他签订劳动合同。
这家“慈善机构”内部分为两个组,共50余人,其中约五分之一是应届毕业生。有员工表示,这家“慈善机构”从今年3月开始招工,除了部分“管理人员”,全都是新招进来的。实习生每月工资2800元,毕业后和其他人一样每月3800元。其中只有极少数签订了“劳动合同”。
但从两三个月前,公司便开始推迟发工资。“说好每月10号发工资,4月份是15号左右发的。”员工小杨说,之后他和其他同事开始被欠薪。“少则被欠1个多月,但大部分都是两三个月。”小杨说,到现在为止,对方粗略估计拖欠工资的总数有数十万。
供职机构不存在,负责人已逃之夭夭
昨日,小杨和多位同事来到深圳市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寻求帮助。但工作人员表示,他们所供职的机构并不存在。记者在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网站上也没有查到该公司的相关信息。小杨出示一份其同事与该机构签订的劳动合同,在用人单位盖章位置不是公司的红色印章,只是简单地一字排开印有公司的名称。上述工作人员表示,这份合同是假的。
小杨上班的“慈善”机构位于沙河工业区一栋较为老旧厂房的二楼。小杨上班的地方,由于两个月没有付房租,已经被物业管理公司封场。物业管理公司的负责人表示,2楼的承租方是深圳市我峰二手车经纪有限公司,不过该公司委托一位名为杨柳青的人签合同。据小杨等介绍,杨柳青就是该机构的“管理人员”。记者随后联系到杨柳青,他声称自己也只是打工的,也被欠薪。
昨日下午,沙河街道办事处明珠社区工作站工作人员、沙河派出所民警均到现场了解情况。社区工作站的工作人员表示,他们已经多次调查,目前确定该企业没有营业执照,但仍未找到企业的老板。该“慈善公司”的有关人员向社区工作站表示,将争取在本周内支付员工报酬,工作站目前正在跟进。小杨等多位员工也表示,他们只跟一位杨秘书联系,至于大老板是谁,他们也不清楚。
广东中安律师事务所合伙人、深圳仲裁委员会仲裁员潘翔表示,企业没有取得营业执照便私自招工,属于非法用工,员工可以到法院起诉。同时建议,求职者在就业前,最好到深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的网站上,查询该公司是否注册。
【上一篇】有房产证还算违建
【下一篇】工厂清晨遭强拆 数十员工护厂房