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两受骗女子联手讨情债》追踪
深圳晚报记者王研报道 通过交友网站结识了男友,原本已经谈婚论嫁,却无意中发现男子竟是个感情骗子。昨日,本报报道了27岁的韩女士和31岁的严女士在交友网站交友的不幸遭遇。
昨日上午,记者来到了位于石岩料坑社区的该男子的工作单位,门卫向记者表示人事部李经理在工厂里面。记者表示想向李先生了解情况,在工厂门卫与李先生沟通后,李先生拒绝了采访。该门卫介绍,目前公司已经有新的人事部经理任职,对于李先生的去留问题他表示并不清楚。
随后记者又致电韩女士,韩女士说,李先生也主动联系了自己,提出希望赔偿韩女士,但韩女士觉得事情的败露已经让对方受到一定惩罚,不想继续追究其责任。韩女士坦陈,现在自己已经不敢再与任何人交往了,原因是像李先生这样显得本分、诚实的男人都不可靠,她目前已经对交友失去了信心。
广东中安律师事务所潘翔律师表示,如果李先生故意隐瞒真实身份,以虚构的身份和经历骗取女士们的感情,造成了严重后果的,应承担相应的精神损害赔偿责任。司法实践中,法律对这类“感情骗子”制裁的力度有限,被害人也存在举证难和索赔难的问题。年轻人对通过虚拟空间发展的感情要慎重,应加强自我认知和对社会的认知能力,积累社会阅历和经验,保护好自己,毕竟对方是不知根不知底的。征婚交友网站也应要求会员提供真实的身份证件注册,加强对会员身份的审核力度,否则因网站的过错造成会员损失的,网站也应承担相应的责任。
【上一篇】14岁少年独自去割包皮
【下一篇】施骗者应当承担精神损害赔偿责任